广企通苹果版:沉迷代工的富士康如何能解困老牌通用?

太平洋在线下载 40 0

1月30日消息,业界传出鸿海电动车事业正与通用汽车洽谈代工订单广企通苹果版。通用汽车希望与鸿海通过“以芯片换代工”的模式开展合作。也就是太平洋在线下载说,鸿海提供通用汽车足够的车用芯片,通用汽车则将其电动车交由鸿海代工。目前鸿海集团对此不予置评。

对于外界来说,车企之间存在代工是行业的常规范例广企通苹果版。作为事件主体之一的鸿海集团在进军造车路上,就曾选择与台湾本土车企裕隆集团进行合作。

2020年,鸿海集团官宣造车,与台湾裕隆集团合资成立鸿华先进(Foxtron),成立MIH联盟,截至2022年10月,其先后推出Model C、Model E、Model T、Model B和电动皮卡Model V 共5款车型,产品推新效率不可谓不高广企通苹果版

此外,鸿海集团也陆续与其他汽车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广企通苹果版。据称,截至去年3月初,全球已有2200多家厂商参与MIH电动车平台联盟。可以说,在业界久负盛名的“代工大王”鸿海集团在布局电动汽车路上是不断攻城略地。但目前只存在前期阶段,产品并未交付,至于未来市场表现能否脱颖而出,目前来看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日鸿海集团选择一家车企共同开创初创品牌不同,此次鸿海集团与老牌传统车企通用选择合作,并非通用汽车为想造车的鸿海代工,而是鸿海要为通用汽车进行代工广企通苹果版。这与传统认知中的传统车企为新创企业代工印象截然相反。这也让外界对双方合作增添一丝好奇。

此外,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双方合作仅仅停留初级代工广企通苹果版。对于富士康的技术力量,通用方面并不关注。通用汽车为何会选择鸿海进行代工,“芯片换代工”模式能否走通,目前来看也不得而知。或许鸿海最难以割舍的还是代工的老本行。

通用汽车深受芯片短缺困扰

梳理近两年有关通用汽车的信息发现,“芯片短缺”成为困扰通用汽车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广企通苹果版。2021年开年伊始,通用汽车便因芯片短缺问题宣布在美四家工厂停工或减产。几乎同时,通用汽车韩国分公司出现首次因芯片短缺停产。而因芯片短缺导致停工减产,通用汽车只是其中之一,当时因芯片荒而不得不关厂减产的车企超过10家。

广企通苹果版?" >

进入2022年芯片短缺问题仍然困扰汽车行业,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约438万辆汽车,两年下来因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约1494万辆汽车广企通苹果版。对此通用汽车深有感触。

广企通苹果版?" >

2022年6月,通用汽车产出9.5万辆以上的半成品车辆被堆积在停车场中,这些车辆需要芯片到位之后完成安装方可交付用户广企通苹果版

通用汽车 CEO Mary Barra介绍到,通用已经在芯片争夺战当中尽了xg111net最大努力,但是,芯片的危机还在持续,并且直至2023年都有可能保持现在的这种局面广企通苹果版。同时,Mary Barra也无法预测何时能够将库房中的这些半成品车辆装配完成。

对于芯片短缺的现象,英特尔发布了更为悲观的预测,它们认为芯片危机的时间将更加长远,也许会持续到2024年广企通苹果版

车企为缓解芯片短缺矛盾,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企通苹果版。有的车企选择减配,去掉不必要的配置;还有的车企直接停产低价入门产品,腾出芯片用在高价豪华车型上。

除被动举措之外,不少车企开始加速寻求与芯片供应商的“深度绑定”,他们或投资各大芯片厂商,或与各大芯片厂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广企通苹果版。如去年11月,福特汽车宣布与美国芯片制造商格芯达成了一项开发芯片的战略协议,该协议最终可能导致在美国展开联合生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吉利、北汽、上汽、一汽、广汽、通用汽车、大众集团、福特汽车等国内外车企与芯片厂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由此来看,此次通用选择与鸿海通过“芯片换代工”模式合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属于与芯片厂商“深度绑定”的范畴广企通苹果版

鸿海有的通用用的上吗广企通苹果版

目前鸿海集团电动车业务主要布局有三大板块:车用“安卓”、第三代半导体以及代工广企通苹果版。鸿海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本身在半导体领域就有所积累。

随着汽车行业芯片荒的蔓延,鸿海集团便早早布局车用芯片领域广企通苹果版。尤其是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这种新型材料正被用于功率器件研发。这也是鸿海集团切入车用半导体市场最佳途径。2021年8月,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宣布以9000多万美元收购旺宏电子,布局车用碳化硅芯片。

广企通苹果版?" >

富士康消息人士表示,正因为第三代半导体的高压大功率属性具有潜力,因此目前对车用碳化硅芯片的布局还在不断深入广企通苹果版。据了解,旺宏电子有一间位于中国台湾新竹高科园区的半导体工厂,可生产直径6英寸的硅晶圆片。此外,富士康还收购即思创意(Fast SiC)40%的股权,合作开发专用于电动汽车的碳化硅MOSFET。

信息显示,鸿海集团半导体年采购额已超过600 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采购市场规模比重超过10%广企通苹果版。产业人士分析,鸿海运用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电子零组件买家的角色与采购能力,发挥极大化的议价空间,降低采购成本。

广企通苹果版?" >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曾表示,鸿海正在建立与扩大车用半导体的竞争优势广企通苹果版。鸿海车载充电器碳化硅预计2023年量产,车用微处理器(MCU)2024年投片,自驾光达(LiDAR)则预计2024年量产,自有车用小IC也会涵盖90%规格。

可以说,鸿海对于未来半导体规划很“丰满”,但真正落地毕竟好需要一段时间广企通苹果版。至于究竟多大程度解困通用汽车芯片短缺问题,行业分析人士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

此外,消息人士称,此次通用与鸿海集团合作并非首次而是由来已久广企通苹果版。鸿海此前承接的美国俄亥俄州厂就是通用汽车过去的燃油车厂,每年最高可生产60万辆汽车。

另外,鸿海车用供应链包括群创、乙盛-KY、广宇、鸿准等广企通苹果版。其中群创早已成为通用汽车重要的供应链,为其提供车载显示器等解决方案。但此次通用让鸿海为其代工生产电动车,这毕竟不同于厂房收购或简单的供应链合作,两者之间的匹配需要一定周期磨合。因此,对于鸿海的所能给到的,通用能否适配才是关键所在。

鸿海难以割舍的汽车代工梦

代工作为鸿海集团的看家本领,牢牢占据鸿海集团电动车业务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广企通苹果版。而其被外界熟知的便是为苹果代工,使其声名鹊起。但代工苹果毕竟盈利有限。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苹果分配给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8.31%。为此,鸿海集团在走向造车的路上同样没有放弃代工老本行,只不过此次换成了代工电动车。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的生效,其中对于车企提供巨额补助,但首要条件就是在美国生产,第二个条件是电池等关键零组件也必须在美国制造广企通苹果版。这也倒逼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回流美国本土,在这波赴美回流潮中,鸿海集团成为最为受益的企业之一。

广企通苹果版?" >

鸿海副总裁兼产品长萧才佑在美接受采访

随着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的实施,负责北美电动车业务的鸿海副总裁兼产品长萧才佑透露,目前已经有美日韩欧四大传统车厂都来找鸿海洽谈电动车代工业务广企通苹果版。鸿海预估,他们将在2023下半年开始在俄亥俄州的工厂为各大传统车厂量产他们的电动车,2024年业务更将进入爆发期。

广企通苹果版?" >

目前鸿海集团表示,希望代工的车企很多,除通用汽车之外,目前鸿海俄亥俄州工厂的电动车客户包括战略合作伙伴Lordstown商用电动轻型卡车供应商、美国电动拖拉机制造商Monarch Tractor广企通苹果版。此外,宝马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组件也早就交给鸿海生产,因此不排除未来宝马部分产品将交付鸿海代工生产。

根据鸿海的计算,一旦这些大客户的合作稳定下来,俄亥俄工厂就能进入满负荷生产广企通苹果版。届时鸿海将在美国其他地方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刘扬伟表示,富士康的DNA始终都是垂直整合,像电动车这种需要高度垂直整合的产业,富士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我们过去造PC、造手机,未来我们造EV广企通苹果版

标签: 富士康 解困 代工 老牌 沉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